摘要: 建立科学 、合理 、可行的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体系对解决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 治问题至关重要 。 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为例 ,在统筹考虑受水区河流水系分布 、水环境 现 状 、水污染防治形势等因素的基础上 , 以 控 制 单 元 为 抓 手 , 以 水 功 能 区 水 质 达 标 与污 染 物 入 河 总 量 可 控 为 底 线 , 以污染防治措施为手段 , 以“ 天空地一体化”水 环 境 监 测 体 系 和 水 环 境 风 险 应 急 处 置 系 统 为 保 障 , 通 过 科 学核算控制单元水域纳污能力 ,合理制定污染物排 放 控 制总 量 方 案 , 建 立 了“ 抓 手 + 底 线 + 方 法 + 手 段 + 保 障”五位一体的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科学 、合理 ,具备较强的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抓手 、底线 、方法 、手段 、保障等 5 项关键技术的应用 , 可有效解决引调水工 程 受 水 区 的水污染问题 , 实现“ 增水不增污”的 目 标 。在全面落实 170 项水污染防治规划措施 、完善水环境风险应急处 置系统的基础上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后 ,2035 年 工程受水区废污水入河量虽较现状增加 了 183 . 22% ,但污染物 COD、氨氮 、总磷入河量较现状均有减少 ,减幅分别为 13 . 2% ,61 . 7% ,77 . 5% 。研究成 果可从关键技术体系的视角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指导 ,可为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工 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