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显;庞波;娄宗斌;谢博文;陈霞. 近海河道污染底泥脱水固化试验研究[J]. 人民长江, 2022, 53(8): 198-203. |
[2] |
谢紫珺;蔡德所;散剑娣;张昆. 混合底泥基陶粒制备及其性能分析[J]. 人民长江, 2022, 53(4): 182-188. |
[3] |
陆志华;王元元;蔡梅;钱旭;. 太湖浅层底泥营养盐污染特征评价[J]. 人民长江, 2022, 53(12): 23-#REF. |
[4] |
郭超;方何淇;王吉宁;刘静伟;张方林;刘小英.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物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 人民长江, 2022, 53(11): 20-26. |
[5] |
仝晓辉,汪银龙,刘晓宁,苏雨崝. 再生水补水对河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人民长江, 2021, 52(7): 60-64. |
[6] |
唐孝桥, 王健健, 姜娇, 甘玉雪, 李一平 . 太湖湍流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物起悬机制的影响 [J]. 人民长江, 2020, 51(9): 62-66. |
[7] |
徐其士,魏金良. 广州车陂涌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J]. 人民长江, 2020, 51(2): 28-31. |
[8] |
滑磊,尤爱菊,郑建根,韩曾萃. 基于零维模型的湖泊底泥释磷强度研究:以杭州西湖为例[J]. 人民长江, 2020, 51(1): 88-93. |
[9] |
李智,陈林,陈熙宇,赵宁,伍骏, 危卫. 水流作用下气泡帘的形成及防悬浮物扩散特性[J]. 人民长江, 2019, 50(9): 146-152. |
[10] |
李乾松,王庆国. 黑臭水体底泥原位治理技术研究[J]. 人民长江, 2018, 49(增刊2): 43-46. |
[11] |
闫雅妮,程亚平,康平,陈余道,蒋亚萍. 青狮潭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J]. 人民长江, 2017, 48(10): 24-29. |
[12] |
柯杰 陶爱峰 李瑞杰 李春辉 董啸天. 近岸海域近底泥沙通量计算方法分析及应用[J]. J4, 2015, 46(1): 78-82. |
[13] |
年夫喜 陈会 黎南关 孙国荣. 黄石市青山湖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J]. J4, 2014, 45(16): 22-25. |
[14] |
朱红伟 尚晓 赵天彪. 感潮河段污染底泥疏浚扰动对水质影响研究[J]. J4, 2013, 44(21): 108-111. |
[15] |
石正宝. 苏州河底泥疏浚关键技术研究[J]. J4, 2013, 44(20): 8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