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求宁夏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红寺堡区 2000 - 2020 年土地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指标,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程度及空间转移 3 个方面,全面分析红寺堡区建成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红寺堡区不同时期生态承载能力。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尺度看,红寺堡区 2000 - 2020 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趋势,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绝对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地 > 建设用地 > 耕地 > 林地 > 未利用地 > 水域,土地利用动态度绝对值为建设用地 > 林地 > 水域 > 未利用地 > 草地 > 耕地;②从空间尺度上看,过去 20a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以耕地向草地转移,草地向耕地、建设用地转移,未利用地向耕地、建设用地转移为主,占总转移面积 71.1%;③2000 - 2020 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较大,生态承载力变化与生态足迹呈负相关,耕地和草地是影响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④2015 年以前,红寺堡区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之后转为生态赤字。当前红寺堡区生态可持续状况令人担忧,未来建议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保护林地与草地资源,控制化石能源消耗,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