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琅;张欣;王立娟. 四川省甘洛县山体滑坡应急调查与成因机制分析[J]. 人民长江, 2022, 53(8): 117-122. |
[2] |
胡富杭;李任杰;石豫川;赖亚光;闫天. 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凝灰岩倒转破碎成因机制研究[J]. 人民长江, 2022, 53(6): 134-140. |
[3] |
郑海益,崔慧斌,李仁江,赵小铭,蒋树. 溪洛渡水电站库区黄坪滑坡过程及成因分析[J]. 人民长江, 2021, 52(S1): 93-95. |
[4] |
周永健,冯文凯,
吴卓林,易小宇,杨竞,顿佳伟. 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岸坡倾倒变形成因机制分析[J]. 人民长江, 2021, 52(7): 108-114. |
[5] |
李修成;张俊良;李益朝;王鹏;唐力;. 汉中市西南部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人民长江, 2021, 52(12): 54-58. |
[6] |
严映峰,何朝阳,解明礼,崔巍,王恺毅,靳帅. 乐山市张村沟泥石流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人民长江, 2021, 52(10): 152-158. |
[7] |
刘广宁,黄长生,齐信,王芳婷,黎义勇. 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J]. 人民长江, 2019, 50(8): 120-125. |
[8] |
徐博,王启亮,吕义清,周泽文,王博文. 磺厂沟流域煤系地层边坡崩塌成因机制及治理[J]. 人民长江, 2017, 48(21): 80-83. |
[9] |
唐晓婷 任光明 韦振新. 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条状山梁卸荷松弛成因分析[J]. 人民长江, 2016, 47(15): 45-. |
[10] |
彭少文 贺金明 孙冠军 刘培培. 高陡边坡深部卸荷张拉裂缝的成因机制探讨[J]. 人民长江, 2015, 46(14): 32-35. |
[11] |
黎义勇 彭轲 赵信文. 鄂西黑炭河流域白庙崩塌体成因机理分析[J]. J4, 2012, 43(增刊(1)): 41-43. |
[12] |
赵信文. 清江水布垭库区马干塘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J4, 2011, 42(3): 27-29. |
[13] |
李树武刘昌聂德新. 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分析[J]. J4, 2011, 42(11): 10-12. |
[14] |
宋胜武 郑汉淮 巩满福. 左岸深部裂缝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J4, 2009, 40(18): 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