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童坤,孙伟,王小军. 基于水环境承载能力与压力的产业布局引导研究——以长江干流39个城市为例[J]. 人民长江, 2021, 52(7): 54-59. |
[2] |
王万宾, 管堂珍 ,梁启斌, 张星梓, 刘岳雄, 李森 ,刘芳. 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内)水环境承载能力测算研究[J]. 人民长江, 2021, 52(3): 28-35. |
[3] |
任大春, 樊义林, 熊堃. 300m级特高拱坝地震损伤特征分析[J]. 人民长江, 2021, 52(2): 177-181. |
[4] |
张瑞美,王亚杰. 经济社会发展中以水而定有关问题探析[J]. 人民长江, 2020, 51(S2): 71-74. |
[5] |
杨光明,时岩钧,杨航,张帆.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评估——以重庆市为例[J]. 人民长江, 2019, 50(8): 6-13. |
[6] |
邢菊,周亮广,金菊良,程启鹏. 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结构模型评价[J]. 人民长江, 2019, 50(7): 110-116. |
[7] |
张剑, 赵进勇, 韩会玲,彭文启,付意成. 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湘潭市岳塘区为例[J]. 人民长江, 2018, 49(11): 52-56. |
[8] |
高德军 李元松 朱小冬 李昆. 拉力型锚杆锚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人民长江, 2016, 47(4): 58-62. |
[9] |
代涛 周冬妮 张虎.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J]. 人民长江, 2015, 46(16): 10-13. |
[10] |
谢明军. 官地水电站厂房岩壁吊车梁裂缝处理措施[J]. J4, 2012, 43(增刊(1)): 25-27. |
[11] |
覃绍一 李学通. 四川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力初探[J]. J4, 2011, 42(18): 41-44. |
[12] |
王海峰胡吉敏李春燕.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J]. J4, 2010, 41(6): 53-57. |
[13] |
徐长江 肖志远. 同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J]. J4, 2008, 39(17): 30-31. |
[14] |
陈宝玉. 对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 J4, 2008, 39(12): 38-39. |
[15] |
刘国利 叶查贵 周启. 荆江分洪南闸加固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分析[J]. J4, 2005, 36(2): 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