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出版单位:人民长江编辑部

联系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国际刊号:ISSN 1001-4179

国内刊号:CN 42-1202/TV

广告经营许可证:4201004000066


杂志购买请扫码

本期目录

    栏目设置见目录
    2011年第1期目次
    2011, 42(1):  0-1. 
    摘要 ( 830 )   PDF (469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
    2011, 42(1):  1-3. 
    摘要 ( 1056 )   PDF (751KB)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防洪形势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通过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遇1954年洪水的模拟得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得以提高,但仍存在约400亿m3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处理,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仍需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
    基于SAR模型和蒙特卡罗法的防洪调度风险分析
    罗启华周研来杨娜马喜祥
    2011, 42(1):  4-8. 
    摘要 ( 1024 )   PDF (1492KB)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一阶季节性自回归模型生成多场入库洪水过程,考虑泥沙淤积状况和泄流能力不确定性影响,在给定汛限水位和调洪规则下对模拟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统计得到水库防洪风险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文因素的随机性、库容与水位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万家寨水库防洪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泄流能力不确定因素对水库泄洪影响不明显;同时得出了各汛限水位方案下水库的防洪风险率,为万家寨水库前汛期动态汛限水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深圳河防洪能力的研究
    徐照明何勇吴良冰
    2011, 42(1):  9-12. 
    摘要 ( 2147 )   PDF (1263KB)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圳河为深港两地的界河,其防洪能力对于深港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深圳河流域的MIKE 11水文/水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深圳河现状条件下的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由于河道淤积及集水区的快速城市化,深圳河现状防洪能力已不能达到设计防洪标准的结论。同时,对干流河道清淤、修建分洪道、建设落马洲滞洪区、干流堤防加高等提高深圳河防洪能力的各种工程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展深圳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题研究等有关建议。
    长江口区饮用水源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
    陈敏 徐爱兰
    2011, 42(1):  13-17. 
    摘要 ( 993 )   PDF (1069KB)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长江口区域饮用水源水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平水期7个水厂水源地共检出16种SVOCs,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酯类、取代苯类、其他类,其中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3种,属于我国68种优先控制污染名单的有7种,检出污染物的含量均达到标准限值。长江口区域饮用水源水中SVOCs 的空间分布表明,南通地区水源主要受到沿江排污口排放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检出的SVOCs种类相对较多,含量均较高,代表性污染物为取代苯类、酯类和多环芳烃类。狼山水厂相对较好。3座水厂丰、平、枯3个水期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结果表明,枯水期半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最高,平水期其次,丰水期最低。
    三峡水库减排温室气体效应的初步分析
    王从锋 肖尚斌 陈小燕
    2011, 42(1):  18-21. 
    摘要 ( 992 )   PDF (983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十分复杂,从地貌与气候特征、水文特性、植被状况等方面对三峡水库释放温室气体的特性做了简要分析。三峡水库现阶段不可能释放大量的甲烷,但会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释放。初步定性分析了三峡水库综合效益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与水库产生的温室气体相比,三峡工程在清洁能源生产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以及减少防洪物资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的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雁洲水(船)闸工程双排钢板桩围堰设计
    叶三元 李蘅 万启宣
    2011, 42(1):  22-25. 
    摘要 ( 819 )   PDF (1844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向家坝水电站尾水洞出口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徐永明仪彤
    2011, 42(1):  26-28. 
    摘要 ( 973 )   PDF (666KB)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尾水主洞出口部位围岩稳定性较差,为保证出口顺利下挖,采用了混凝土护壁和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支护加固。其中预应力锚杆采取“锚固段灌注速凝水泥卷式锚固剂、张拉段灌注缓凝砂浆、用扭力扳手进行张拉”的施工技术,利用内外段凝结时间差,实现了预应锚杆的快速张拉。经超声波无损检测,锚杆张拉段周边砂浆的密实度达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锚固效果。对整个施工过程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
    向家坝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效果三维数值模拟
    马德萍 李艳玲 莫政宇 叶敏敏 伍仪保
    2011, 42(1):  29-32. 
    摘要 ( 1006 )   PDF (2068KB)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施工通风散烟难度大。为优化施工期的通风方案,改善实际通风效果,运用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其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通风流场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定量分析了混合式通风布置、串联风机布置和风机安放位置的选择以及通风竖井等因素对改善其施工通风效果的作用,提出了洞内串联风机安放位置直接影响通风效果、负压通风机应距新鲜风源点较近等建议。
    基于LIBSVM的高面板坝趾板基础灌浆智能预测
    郭晓刚孟山辉
    2011, 42(1):  33-36. 
    摘要 ( 908 )   PDF (797KB) ( 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水电灌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灌浆量进行预测和控制,以建筑于软弱岩体之上的寺坪水电站高面板砂砾石坝为工程背景,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灌浆工程,建立了基于LIBSVM的注浆量预测模型,并对注浆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注浆量预测后验差指标、相对均方误差和拟合准确率为预测效果评价指标,制定了注浆量预测效果评价标准,可以较全面地反映预报模型的精度。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何杰 赵鑫 杨家胜
    2011, 42(1):  37-39. 
    摘要 ( 982 )   PDF (660KB)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陆地风电场建设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海上风电场建设正在起步。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环境、规划与开发现状、发展制约因素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针对目前中国还未完全自主掌握风力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和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场的能力之现状,以及所发电能难于适应远距离电网传输等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筏板式风力发电机组扩展基础研究与应用
    陶铁铃 朱宜飞 陈玉梅
    2011, 42(1):  40-41. 
    摘要 ( 887 )   PDF (480KB)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我国风力发电机基础设计的现状,分析了传统板式扩展基础抗压能力有余而抗弯效率不高的受力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风机基础型式——筏板式扩展基础,并以实际工程设计为例,说明了新型基础设计的可行性。将传统板式扩展基础与新型筏板式扩展基础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基础既能使基础受力更加合理,又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关键块体稳定性分析
    李红旭 盛谦 张勇慧 朱付广
    2011, 42(1):  42-46. 
    摘要 ( 971 )   PDF (1596KB)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定位块体、半定位块体和随机块体的研究方法,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面发育特征统计分析为基础,结合地下厂房洞室群结构特征,应用块体理论研究了地下厂房区可能构成的块体类型,并对块体的几何特征与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定位块体只可能在安装间顶拱发育,表现为从顶拱直接坠落,体积约171 m3,埋深12.2 m;半定位、随机块体在安装间、主机间发育较多,体积一般在20 m3以下,埋深一般在1~5 m,最大埋深为6.08~7.47 m,不稳定块体多集中于顶拱, 可采用6~10 m系统锚杆对半定位、随机块体进行锚固,局部采用加强锚杆。
    地铁工程穿越岩溶地区处理技术研究
    武卫星 朱敏 郭晓刚
    2011, 42(1):  47-49. 
    摘要 ( 961 )   PDF (680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在建的武汉地铁2号线广埠屯-光谷广场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岩溶处理的原则,较详细地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车站穿越岩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处理措施与方法:溶洞探测、风险区划分、岩溶注浆设计与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控制要求等,其中重点讨论了岩溶处理方法和灌浆技术指标的控制。目前,该地铁区间段已基本建成,未出现意外地质风险,其有关技术处理方法与措施可为类似地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水布垭大坝施工期面板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罗福海张保军夏界平
    2011, 42(1):  50-53. 
    摘要 ( 902 )   PDF (999KB) ( 3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江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大坝面板由于受混凝土干缩、温度应力及堆石坝体沉降变形的影响,使大坝面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从宏观上分析了裂缝的成因,对裂缝进行分类,提出了限制面板裂缝发生的措施,并针对不同类型裂缝性质、裂缝宽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面板裂缝经修补后,都呈闭合状态,大坝面板可满足工程安全运行需要。
    瞬间全溃流量常用公式适用范围的分析比较
    李启龙 黄金池
    2011, 42(1):  54-58. 
    摘要 ( 1020 )   PDF (1001KB) ( 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大坝瞬间溃决最大流量的计算,至今仍存在不能合理利用公式的问题。每个瞬间全溃流量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为方便合理选择流量公式,对当今主要瞬间全溃流量公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各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并对各个流量公式进行了比较。发现推广后的斯托克公式和谢任之瞬间全溃公式是等价的,只是形式不同,这两个公式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基本满足各种条件下的瞬间全溃最大流量计算;同时,在公式适用范围内,波额流量公式可能存在计算结果明显偏大的问题。
    一维河网嵌套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应用研究
    杨芳丽张小峰张艳霞
    2011, 42(1):  59-62. 
    摘要 ( 976 )   PDF (1602KB)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维河网嵌套平面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以长江干流螺山-汉口河段和汉江支流东荆河水系作为应用对象,对该地区分蓄洪区调度方案进行模拟。对东荆河分洪民垸、杜家台分蓄洪区等实施分洪后汉江、长江干流洪水位变化和各分洪区进洪后洪水演进、淹没过程进行了初步模拟。结果表明,分洪对降低距分洪闸较近的分洪口门河道水位最为明显,对下游水位也有较明显的降低效果,但对上游水位影响较小,同时也表明模型构建合理、运用方便、稳定性好,符合实际物理过程,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景锋 余 万 陈昊 边智华
    2011, 42(1):  63-65. 
    摘要 ( 900 )   PDF (726KB)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某坡体采用2 000 kN级的扩孔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对软弱坡体进行加固为例,基于运行初期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实测结果,分析了各自的预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发现,受内锚固段荷载分布条件改善的影响,压力分散型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更小,在不考虑施工成本和难易的条件下,压力分散型锚索更适合软弱破碎岩体的加固,更易保证岩体的长期稳定性。
    多沙河流中小型水库排沙洞泄流规模研究
    薛承文 张耀哲 段国胜
    2011, 42(1):  66-68. 
    摘要 ( 964 )   PDF (700KB)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沙河流上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是工程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中小型水库通常布置底孔排沙洞解决水库泥沙问题。合理的泄流规模是多沙河流水库保持有效库容、长期发挥综合效益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枢纽泄流规模和排沙洞泄流规模的阐述,分析了多沙河流中小型水库泄流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的确定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以造床流量作为泄流基准,由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修正的泄流规模确定方法。
    浙江楠溪江拦河闸鱼道进口布置优化研究
    史斌 王斌 徐岗 屠兴刚
    2011, 42(1):  69-71. 
    摘要 ( 951 )   PDF (789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规的鱼道设计及研究大多侧重于其内部结构和水流条件方面,缺少对鱼类生活习性及洄游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忽略了鱼道进口布置的重要性。而实际上鱼类能否较快发现和进入鱼道进口是鱼道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楠溪江供水工程鱼道设计为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当地鱼类生活习性、建筑物布置特点以及各工况水流条件进行了观测分析,提出将鱼道进口与电站尾水渠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该布置方式对研究鱼道进口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水下悬浮隧道锚索涡激动力响应分析
    苏志彬孙胜男刘金云
    2011, 42(1):  72-75. 
    摘要 ( 978 )   PDF (1167KB)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涡激振动和参数振动共同作用下水下悬浮隧道锚索的振动响应,考虑锚索的几何非线性,将管体对锚索的作用简化为轴向激励,建立了悬浮隧道锚索非线性涡激振动方程,并用伽辽金法和龙格-库塔法对悬浮隧道锚索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锚索产生涡激谐振、参数共振时跨中位移响应和轴向力的改变幅度,以及锚索倾斜角度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索产生涡激谐振和参数共振时跨中位移和轴向力大幅增大;垂度效应使得锚索的跨中位移关于平衡位置呈现出不对称性;随着锚索倾角的增大,锚索跨中位移偏移值、一阶固有频率、一阶频率锁定流速都逐渐减小。
    土中爆炸衬砌集水体三维弹塑性损伤分析
    杜荣强杨树桐都浩王海亮
    2011, 42(1):  76-79. 
    摘要 ( 917 )   PDF (1260KB)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中爆炸衬砌作为一种新型地下储水结构,可有效收集降水并缓解农田干旱,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其工作能力的详细分析,更没有对其破坏情况的认识。在考虑衬砌材料的弹塑性和损伤非线性变形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做了深入数值分析,获得其极限集水能力和损伤分布,并得到其破坏趋势,对认识爆炸衬砌的工作性态具有指导意义,对指导爆炸衬砌在农田水利设施中的应用和抗旱排涝、保障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
    薛辉
    2011, 42(1):  80-82. 
    摘要 ( 878 )   PDF (804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同时配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设计制作了4根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简支梁,通过静载试验考察该类构件的受弯性能。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测荷载-挠度曲线并结合基于双折直线理论的刚度计算模式,提出了适合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梁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
    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色粘土的比表面积研究
    卢雪松项伟
    2011, 42(1):  83-86. 
    摘要 ( 914 )   PDF (884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离子固化剂对武汉市区红色粘土进行加固,并取其土样对加固后土体的塑性指数、比表面积和粘土颗粒间结合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红色粘土在加入ISS后,其塑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塑性指数最低可控制在29%左右。比表面积减少,降幅达13.47%。最后,从ISS影响粘土颗粒双电层结构的方面,对ISS加固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丹江口水库调度管理三维仿真系统开发与应用
    胡军黄少华
    2011, 42(1):  87-89. 
    摘要 ( 978 )   PDF (904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对水库调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仿真技术与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及水库库区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可进行高分辨率的三维可视化浏览、查询、分析与模拟,给水库调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较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功能以及应用步骤。
    空间信息系统在三峡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朱强樊启祥陈俊波
    2011, 42(1):  90-93. 
    摘要 ( 1020 )   PDF (1221KB)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三峡工程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系统为实例,介绍了空间信息系统在三峡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该系统利用GIS、图形显示等技术为施工管理搭建了一个可视化平台,在电子图库、三维分析、工程量计算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是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次尝试。结合该系统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空间信息系统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建议。
    水利工程代建单位评选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王华张先平李彪
    2011, 42(1):  94-97. 
    摘要 ( 963 )   PDF (901KB)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代建单位评选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整体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可扩充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从代建单位项目管理能力、代建管理费和代建单位组织水平3方面建立了评选指标体系。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到水利工程代建单位评选中,实践证明,这一评价方法既反映了目标决策因素之间的不同层次,同时也避免了目标决策因素过多而难于分配权重的弊端,为水利工程代建项目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杜家台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
    郭俊 周侠 陈淑文 赵四新
    2011, 42(1):  98-101. 
    摘要 ( 1130 )   PDF (890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杜家台分蓄洪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长江中下游分蓄洪区中是使用频率最高、发挥作用最大的分蓄洪区,为保护武汉市和江汉平原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杜家台分蓄洪区建设管理局因成立时间不长,没有专项经费和人员编制,造成建设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根据杜家台分蓄洪区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及洞庭湖洲滩血吸虫的影响
    朱朝峰方育红王家生
    2011, 42(1):  102-105. 
    摘要 ( 981 )   PDF (1040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大坝2003,2006,2009年蓄水水位分别达到135.00,156.00,171.43 m。为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洲滩和洞庭湖沿岸洲滩钉螺消长变化关系,2005~2010年在沿岸洲滩设置了20多处螺情变化跟综监测点。通过6 a的螺情跟综监测发现,长江中游干流沿岸洲滩和洞庭湖洲滩活螺密度下降或逐渐无螺的监测点达90%,上升的仅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