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出版单位:人民长江编辑部

联系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国际刊号:ISSN 1001-4179

国内刊号:CN 42-1202/TV

广告经营许可证:4201004000066


杂志购买请扫码

本期目录

    栏目设置见目录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陈炯宏 郭生练 刘攀 闫宝伟
    2008, 39(18):  1-3. 
    摘要 ( 1025 )   PDF (298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流域梯级开发中,上游水库的调蓄作用改变了下游天然洪水状况,直接影响到下游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应用可靠度理论中的JC法,对受上游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清江梯级水库为例,分别对单库运行和两库联调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直接在失效边界上寻求洪水最不利分配组合,计算了控制断面设计洪水的风险,再结合典型年洪水过程推求下游设计断面的洪水过程线,从而为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提供一条新途径.以1997年为洪水典型年,算出两种情况下的削峰量分别为5 400m3/s和7 900m3/s,下游控制断面的防洪风险分别为0.842%和0.074%,联合调度较单库运行的削峰作用显著,且防洪风险也小于单库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可靠度理论,不仅可以直接寻求洪水地区组成的最不利洪水情况,还可以定量计算设计洪水风险.
    三峡水库汛期分期成因分析与模型计算
    张娟 张艾东 蔡治国
    2008, 39(18):  4-5. 
    摘要 ( 986 )   PDF (305KB)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从洪水产生机理出发,定性分析了三峡水库以上洪水汛期分期的可能性,根据宜昌水文站年最大洪峰量级及峰现时间,初步确定三峡水库洪水汛期分期的时间;其次以宜昌水文站为代表站,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将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的洪水信息转化为矢量数据,定量计算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时间.成因分析和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吻合,由此确定的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时间为:6月1日至7月2日为前汛期.7月3日至8月23日为主汛期,8月24日至9月30日为后汛期.
    荆江-洞庭湖洪水演进模型和基本算法
    穆锦斌 张小峰 谢作涛
    2008, 39(18):  6-8. 
    摘要 ( 934 )   PDF (418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荆江-洞庭湖复杂河网系统规模庞大、水流复杂的特点,建立了一、二维联算洪水演进模型,其中河道与湖区采用一维河网模型,分蓄洪区水流采用二维模型模拟.在建模中,模型提出了实时预报模式、河网断流计算模式、河道与分蓄洪区水量交换模式.该模型可用于长江干流、洞庭湖区河网及湖泊、分蓄洪区的洪水演进和防洪调度的水流仿真.
    长江宜昌"2004·9"暴雨洪水分析
    李春香 张辰亮 虞海平 张祎
    2008, 39(18):  9-10. 
    摘要 ( 928 )   PDF (297KB)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年9月上旬,在长江上游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秋季第三大洪水.据实测资料统计:9月6日17:00,嘉陵江北碚站洪峰流量30 600m3/s;7日11:00,重庆寸滩站洪峰流量58 200m3/s;7日1:00,乌江出口控制站武隆站洪峰流量8 270 m3/s.长江上游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后形成宜昌站洪峰流量61 100m3/s,洪峰水位53.95 m,超警戒水位0.95 m.此次秋季洪水出现在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运行期,是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的过坝洪峰流量首次超过60 000 m3/s的洪水过程.对产生该场暴雨洪水的成因、沿程传播、水库调度的影响,以及宜昌水文站水文断面实测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以利于今后借鉴、归纳和经验积累,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榆林地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张成凤 蔡焕杰
    2008, 39(18):  11-13. 
    摘要 ( 976 )   PDF (245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榆林地区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了榆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榆林市供、需水预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大系统总体优化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榆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最后对配置成果及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有助于解决榆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协调发展.
    西南山区小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
    郭新春 罗麟 姜跃良 王庆国
    2008, 39(18):  14-16. 
    摘要 ( 941 )   PDF (319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目前国内关于河道生态需水量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西南山区小型河流梯级电站减水河段面临的生态需水问题,根据研究河段的河道形态、径流特征和环境特征,确定选用水文学的Tennant法和水力学的R2-Cross法来分别计算研究河段的生态需水量.结合山区小型河流的自身特性,对R2-cross法的水力参数标准进行了修正,确定了适合山区小型河流的计算标准.通过河道水力计算,综合确定了研究河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
    长江黄河垂线流速分布的分形研究
    倪志辉
    2008, 39(18):  17-19. 
    摘要 ( 919 )   PDF (262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工程中应用的各种流速分布都应当看作是紊流运动的基本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近似解,因此有不少的学者试图从标度指数出发寻求流速分布的规律.以长江、黄河实测资料为例,从分形标度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天然河道垂线流速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河道垂线流速确实存在着分形现象,分维数可以反映垂线流速分布的均匀程度,分维数越大,垂线流速分布越均匀;一般情况下,长江垂线流速的分维数要大于黄河的分维数,并且同一条河道的不同位置分维数不同.
    GFS降水预报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唐国磊 周惠成 田力 张杨
    2008, 39(18):  20-23. 
    摘要 ( 978 )   PDF (430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全球预报系统(GFS)发布的中期降水预报信息应用于水库防洪与兴利调度,需建立多用户易操作、实时性强的交互式降水预报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成熟的开源项目,如GeoServer、GWT框架等,采用web GIS、Ajax等技术,实现了数据录入、站点查询、多条件统计、气象数据实时更新等功能,不仅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降水和统计规律信息,而且易与流域降水径流预报系统集成.
    我国水循环经济实施机制探究
    谢海燕
    2008, 39(18):  24-26. 
    摘要 ( 910 )   PDF (358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构筑水资源利用新机制是创立"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的3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依据3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做到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城市中水回用.对国内外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优势利用与脆弱性分析
    钟洛加 谢连平 肖尚德 周衍龙
    2008, 39(18):  27-28. 
    摘要 ( 943 )   PDF (324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目标,结合其地质环境特点,以城市圈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对基础地质与地质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作了客观的分析论证.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具有三大地质优势,七大资源优势.并据此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对武汉市城市圈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价.
    太湖水域氮、磷环境容量研究
    朱锦旗 徐恒力
    2008, 39(18):  29-31. 
    摘要 ( 987 )   PDF (305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水生植物在太湖流域氮、磷净化功能中地位的研究,认为水生植物的生产量可以作为衡量湖泊自净能力大小的集总参数.对1986、1993、1998年太湖水生植物的净化效率的研究,发现每千克植物生物量可截流固定4.1 g的氮和0.33 g的磷,与高等植物体内氮、磷含量十分接近.基于太湖水体对氮、磷的自净能力主要与水生植物生物量有关的结论,以2007年以及后续若干年东太湖水质保持在Ⅲ类水标准为约束,计算出2007年太湖外源全氮负荷的总量控制应保持在1.83万t,外源全磷负荷的控制量为1143~2479 t.为保证东太湖水质全面达到Ⅲ类,必须严加保护东太湖现有的高等植物密集区.
    岩溶区土壤氮流失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扈志勇 杨梅
    2008, 39(18):  32-34. 
    摘要 ( 957 )   PDF (321KB)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难以去除的稳定污染物之一,是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形式.运用NTTRATAXplus sc硝氮分析仪和HOBO小型气象站自动记录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下岩溶泉水中NO3 ̄的动态变化,以此来研究降雨条件下岩溶区土壤营养元素和物质的流失情况及对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岩溶泉水中的NO3 ̄出现急剧升高的现象,升高的幅度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说明裂隙发育的岩溶区土壤养分容易被雨水淋溶带走,造成土壤贫瘠,生态退还,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这些元素和物质污染了地下水,时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
    董娅玮 杨胜科 王文科 王宇峰
    2008, 39(18):  35-37. 
    摘要 ( 951 )   PDF (372KB) ( 1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硝基苯难降解性,以及其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和积累的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系列金属离子掺杂纳米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硝基苯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效果依次为,铜掺杂纳米TiO2、铁掺杂纳米TiO2、铬掺杂纳米TiO2、商品纳米TiO2.铜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合成废水pH为3.0,铜掺杂纳米TiO2用量为7.5g/L废水,用30W紫外灯在搅拌条件下光照4 h,废水的硝基苯含量由100 mg/L降至2.59 mg/L,去除率达到97.41%.
    O3+AC工艺在贫营养型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李宝萍
    2008, 39(18):  38-39. 
    摘要 ( 887 )   PDF (291KB)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贫营养型水的深度处理效果,采用O3+AC工艺和单独AC工艺对水厂滤后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O3+AC工艺和单独AC工艺对浊度(NTU)、色度、CODMn、TOC、UV254、NO3-N、Br ̄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6%、34.8%、5.3%、29.8%、-0.03%、-0.01%和44%、34.3%、25%、10%、18.3%、7.6%、34.3%.可见,仅采用单独活性炭工艺就可以达到深度处理的目的.省去臭氧氧化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成本.而且避免了原水中因Br ̄高而形成溴酸盐的潜在危险性.
    藏东三江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的规划构想
    林学锋 瞿雪波
    2008, 39(18):  40-42. 
    摘要 ( 979 )   PDF (328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藏东昌都地区地处三江流域(即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4%,年均输沙量3 894万t,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0.85%.该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类型、程度多样,治理难度大.加之水土保持工作尚属起步阶段,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缺少理论和实践基础,不符合昌都地区实际.因此,规划主要以实验示范为主,以积累各种管理经验及治理技术,为今后大面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磨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对策
    王国重 蔡崇法
    2008, 39(18):  43-44. 
    摘要 ( 990 )   PDF (234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磨沟小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西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不仅影响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生态安全,动摇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而且加重了丹江口水库水源污染,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分析了该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建立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必须要提高政府、公众和科技能力,对流域进行科学、合理而高效的开发.
    对无为大堤防洪标准的几点认识
    彭加强
    2008, 39(18):  45-46. 
    摘要 ( 878 )   PDF (224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称<长流规>)及现行国家<防洪标准>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分析了无为大堤防护对象、防洪保护区、堤防工程、防洪体系的防洪标准及防洪标准的表示方式,阐述了无为大堤加固工程的设计标准,无为大堤的防洪标准为防御1954年型洪水,堤防等级为1级.使人们对无为大堤防洪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于城市实施洪水保险的初步探讨
    尚志海
    2008, 39(18):  47-49. 
    摘要 ( 849 )   PDF (338KB)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广州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分析,建议我国应该从城市开始实施洪水保险计划,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城市洪水保险的组织形式、主要对象、实施形式、保险基金的构成和城市洪水再保险的必要性,倡议尽快制定<洪水保险法>,绘制各个城市洪水风险图,并应用地貌学方法绘制广州市8个城区的城市洪水风险图,丰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广州市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实施洪水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的设计与应用
    舒怀珠
    2008, 39(18):  50-51. 
    摘要 ( 905 )   PDF (287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取得较好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作了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变岩溶化岩体为裂隙性岩体理论的工程实践
    肖鹏
    2008, 39(18):  52-53. 
    摘要 ( 2089 )   PDF (236KB) ( 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北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坝址区局部地段岩溶极其发育,特别是在左坝肩350~407 m高程,地质勘察已揭示出在帷幕线上及其附近存在多个大型溶洞群,为解决帷幕在该部位的灌浆问题,利用"变岩溶化岩体为裂隙性岩体理论",并首次在水布垭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对变岩溶化岩体为裂隙性岩体理论、实际应用的施工方法、工程和经济效果进行了简述.
    深埋长隧洞TBM施工的风险识别
    赵延喜 徐卫亚
    2008, 39(18):  54-56. 
    摘要 ( 980 )   PDF (276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埋长大隧洞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如何识别其中的风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洞TBM施工,系统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提出了基于故障树(FrA)-层次分析(AHP)的风险识别模型.该模型以故障树方法辨识出系统所有风险因子.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因子权重并对其排序,可较准确、全面地识别工程中所遇风险.通过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际符合较好,为以后进一步风险分析提供了依据.
    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导流隧洞塌方处理方案
    祁建华 吴迪 邢俊峰
    2008, 39(18):  57-58. 
    摘要 ( 921 )   PDF (154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导流隧洞发生塌方的规模和范围较大,采取的处理方案为:将设计开挖线内用石渣回填,以减少混凝土回填工程量并降低后期开挖难度,石渣回填后立即立堵头模在顶部浇筑C20素混凝土.通过快速回填石渣和浇筑混凝土的处理方案,有效地阻止了坍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并保证了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跟进.对整个处理方案及施工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狮子坪水电站深厚覆盖层隧洞施工技术
    刘志文
    2008, 39(18):  59-62. 
    摘要 ( 909 )   PDF (296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杂谷脑河狮子坪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的4条隧洞覆盖层主要由崩坡积块碎石土、漂卵砾石层、含砾粉质壤土及含漂(块)卵(碎)砾石组成,结构松散,无胶结,透水性强,成洞条件极差,在开挖施工中极易产生塌方.根据崩积块碎石堆石体隧洞洞口工程特点结合现场条件,在无法采取洞口边坡削坡开挖等常规手段的情况下,采取地表大孤石锚固、堆石体地表挂网喷护、预固结灌浆等措施,确保堆石体边坡及洞口稳定,为进洞施工创造安全环境.运用新奥法理论,采用超前小导管、预固结灌浆、工字钢格栅拱架、网喷等多种支护方式,成功地解决了4条隧洞的覆盖层洞段开挖和支护难题.为今后同类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长江上游推移质泥沙输移特性分析
    金中武 卢金友 徐海涛
    2008, 39(18):  63-66. 
    摘要 ( 996 )   PDF (345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长江上游的水沙特征、无因次水流强度指标和泥沙输移强度相关关系和推移质随机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床面泥沙级配宽、粒径大,河床形态各异且沿程变化较大,无因次功率W* 和切应力τ*可以作为预测输沙强度Φ的水流强度指标,推移质泥沙运动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这些结果对长江上游推移质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多沙河流急弯下口拦河闸水力学模型试验
    马中军 杜红伟 杨伟
    2008, 39(18):  67-68. 
    摘要 ( 964 )   PDF (227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西河流多沙.位于涪江上某枢纽在一急弯下口修建拦河闸及电站取水口,须对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拉沙效果、冲沙效果进行模型试验,以验证首部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枢纽布置满足泄洪要求,但排沙效果不佳.根据试验结果,对枢纽布置进行了优化调整,重新进行排沙模型试验.证明排沙效果良好.
    南水北调中线邯邢渠段非恒定流水力数值模拟
    张晓雷 王鹏涛 孙东坡
    2008, 39(18):  69-71. 
    摘要 ( 982 )   PDF (230KB) ( 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在非正常运用工况条件下节制闸前水位计算的要求,以MATLAB为软件平台,编制相应的水力计算程序,进行非正常工况运行时的非恒定流模拟计算.通过对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各节制闸不同工况的水力模拟,计算得到了各渠段节制闸前的水位变化过程及其它要素.分析表明,计算成果基本是合理的.
    长江口福山倒套河段水动力数值模拟
    高菲 张文胜 吴挺峰
    2008, 39(18):  72-74. 
    摘要 ( 937 )   PDF (258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位于长江澄通段的福山倒套内,但倒套目前处于淤积阶段,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结合实测资料及环境水动力学数学模型(EFDC)对该区域的潮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模型较好地重演了福山倒套流场,可以对研究区域水动力状况进行预测研究.利用上述模型对福山倒套水动力状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倒套内部水位降低,但变化不明显;②倒套内部流场流速整体下降,尤其是倒套口门处流速值减小较大;③倒套虽然处于淤积阶段,但倒套口门段较为稳定.因此,适时疏浚上部串沟是维持倒套稳定之关键.
    水击的数值模拟方法比较
    张丹 刘韩生 李顺兵
    2008, 39(18):  75-76. 
    摘要 ( 962 )   PDF (201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计算流体力学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值方法进行水击的分析计算,包括Lax-Friedrichs格式、Mac-Cormark格式,以及近年来广泛用于空气动力学和溃坝水力学中的TVD格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x-Friedrichs格式在间断处有较大的耗散;而MacCormark格式则出现了明显的数值振荡;TVD格式具有耗散性低,且不产生虚假数值振荡的优点.
    蛋形断面管道正常水深近似算法
    李风玲 文辉 涂宁宇
    2008, 39(18):  77-78. 
    摘要 ( 1010 )   PDF (119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蛋形断面管道是给水排水工程中一种新型输水管道,在过水面积相同情况下,蛋形断面的湿周比圆形或矩形断面都小,水力学条件优越;蛋形管道的形状是截面宽度小于截面高度,其形状特点又决定了其承受竖向荷载能力要比圆形和矩形更强,因而受力条件好,具有特别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工况等特点;蛋形管道还具有节省空间和材料的优点,但其正常水深方程是超越方程,数学上无解析解.应用拟合法提出了近似计算公式,其形式简捷、结论准确.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即充盈度)最大误差小于1.3%.
    关于矩形明渠流速分布新公式的探讨
    李新 燕海波
    2008, 39(18):  79-81. 
    摘要 ( 931 )   PDF (193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幂函数流速分布的基本公式,依据陡槽、缓槽、渥奇段等不同形式明渠的流速分布试验资料确定了流速分布指数m,发现m与来流佛汝德数呈-阶线性关系,从而确定了该经验公式的形式.并经不同试验资料验证,证实该公式在适用范围内的合理性与通用性.该式的适用范围为佛氏数介于2.4与7.O之间的明渠水流.其计算简捷且满足工程要求,计算结果可用来指导相关设计或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此外对于确定数值计算的边界条件也具有指导意义.
    深孔高压化学灌浆孔内灌浆塞的研制及应用
    魏涛
    2008, 39(18):  82-83. 
    摘要 ( 908 )   PDF (138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三峡工程f1096断层深孔高压化学灌浆阻塞的需要,研制了适合于深孔高压化学灌浆的孔内灌浆塞,灌浆塞材料性能、阻塞压力、深孔拔塞、疲劳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灌浆塞性能可靠、管路简单、阻塞效果好、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并在三峡工程f1050断层深孔高压化学灌浆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灌浆塞.
    特细砂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姚汝方
    2008, 39(18):  84-85. 
    摘要 ( 951 )   PDF (233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细砂在我国分布广泛,几大流域蕴藏有大量特细砂,分布较集中.采用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和高性能减水剂,进行了C30W6F150特细砂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三低两掺"法是行之有效的特细砂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5%掺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抗冲磨性能,同时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比小于1000,可以改善其抗裂性能.
    两种数字水准仪的性能探讨
    曾和平 鲁华
    2008, 39(18):  86-88. 
    摘要 ( 918 )   PDF (291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水准仪是集电子光学、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当代最先进的水准测量仪器,具有读数客观,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能有效减轻作业劳动强度,便于实现水准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等特点.对数字水准仪的构造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两种类型数字水准仪(蔡司DiNi12和徕卡NA3003)的性能、读数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向家嘴水电站建设中的索赔管理
    何建
    2008, 39(18):  89-90. 
    摘要 ( 885 )   PDF (186KB) ( 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索赔管理是合同管理乃至整个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业主聘请的监理工程师应该在项目中认真熟悉并理解索赔的意义,切实掌握索赔的依据,细致分析索赔的元素,准确确定索赔事由,严格遵循索赔的程序,正确地运用合同条款处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向家嘴水电站建设过程中3件索赔事件的处理,分析了索赔依据及处理结果,指出了业主对索赔管理的要点.
    论从安全气候角度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张静
    2008, 39(18):  91-93. 
    摘要 ( 868 )   PDF (261KB) ( 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安全事故频发,已经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为了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率,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建立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度、设施、资金等,而且需要建立自身科学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化.针对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善企业安全文化的对策,指出企业内部应建立安全健康委员会,设计了企业安全气候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安全气候测度方法科学地建设企业和谐安全文化.
    加强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金绍兵 张焱 岳五九
    2008, 39(18):  94-96. 
    摘要 ( 963 )   PDF (302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将对水利行业的职工乃至社会大众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水文化建设可以在更大的领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的表现形式与栽体.论述水文化的定义,水文化研究内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辨证关系,并结合国内有关部开展水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了开展水文化建设的途径.
    水伦理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的价值
    吴齐
    2008, 39(18):  97-98. 
    摘要 ( 892 )   PDF (208KB) ( 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伦理思想自古已有之,但它从伦理学中凸现出来而被专门作为一项边缘科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方向加以研究则为近年始兴.针对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试图用伦理道德的观点探讨规范人们的治水、用水、管水行为,并从水伦理道德的一般规律,初步探讨了达到改善水资源为目的的道德研究范畴和价值,以期对增强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水管体制改革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