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出版单位:人民长江编辑部

联系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国际刊号:ISSN 1001-4179

国内刊号:CN 42-1202/TV

广告经营许可证:4201004000066


杂志购买请扫码

本期目录

    栏目设置见目录
    高坝洲水利枢纽经济合理性分析
    柳林云 安有贵 李文俊
    1997, 28(9):  0-0. 
    摘要 ( 2115 )   PDF (154KB)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中型水电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的质量,既取决于对项目效益、投资、替代方案指标、财务和税收等税制政策以及所采取的分析计算方法,也取决于其中主要参数的取值。针对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有关的规范细则,作相应的计算和经济比较,找出一些关联因素,从3方面分析其对经济评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设计概述
    徐麟祥
    1997, 28(9):  0-0. 
    摘要 ( 613 )   PDF (179KB)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利枢纽是清江干流的最下游一个梯级,它兴建后才能充分发挥隔河岩电站的调峰作用,简化坝体结构以适应RCC筑坝方法,从而为高坝洲电站的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地质研究
    徐瑞春 黄中平 段建肖
    1997, 28(9):  0-0. 
    摘要 ( 690 )   PDF (155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兴建高坝洲水利枢纽所涉及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建坝岩体等做了概要的评价与预测。特别是对岩溶渗漏问题、剪切带问题、岩溶角砾岩作为大坝地基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
    高坝洲水利枢纽水库渗漏封闭条件的论证
    徐瑞春
    1997, 28(9):  0-0. 
    摘要 ( 656 )   PDF (160KB)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利枢纽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溶化程度很高。加之水系关系复杂,水库外渗问题突出,一度成为高坝洲枢纽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勘察初期重点研究的问题。经过对枢纽外围水系关系与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最后确定,有3处可能外渗的途径:①清长分水岭;②清渔分水岭;③土地岭河间地块。多年来经过大量的地质调查、钻孔勘探、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多种手段,基本查明上述可能外渗途径在高坝洲水库正常高水位80m时不会外漏,但这些结论还有待于水库建成后的最终考验。
    高坝洲水利枢纽设计洪水
    金蓉玲 郭海晋
    1997, 28(9):  0-0. 
    摘要 ( 706 )   PDF (172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利枢纽是上游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洪水调度将与隔河岩水库联合运行。设计洪水计算需拟定隔河岩和隔河岩———高坝洲区间的设计洪水峰量及过程线。在分析清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坝洲水利枢纽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其主要成果。
    高坝洲水利枢纽综合利用规划
    钟琦 安有贵 柳林云
    1997, 28(9):  0-0. 
    摘要 ( 756 )   PDF (155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高坝洲枢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作用,论述了枢纽开发的任务。从航运、发电、水库淹没等因素分析枢纽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选择。从电站发电能力、调峰能力、以及电力系统平衡分析电站装机容量规模。在梯级水库洪水调节中,分析了梯级水库的洪水组成,提出了坝前控制运用水位,以及梯级水库的洪水调度原则。
    高坝洲水利枢纽反调节库容研究及效益分析
    安有贵 李文俊 陈永生
    1997, 28(9):  0-0. 
    摘要 ( 730 )   PDF (143KB)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高坝洲枢纽和上游隔河岩梯级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考虑枢纽综合利用要求条件下,梯级水库反调节库容以及反调节效益计算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计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碾压混凝土在高坝洲水利枢纽中的应用
    刘宁 陈勇伦
    1997, 28(9):  0-0. 
    摘要 ( 740 )   PDF (195KB)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高坝洲水利枢纽纵向围堰和二期工程中采用RCC施工,不仅能够简化施工导流措施、缩短工期,而且可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提前发电的目的。为了便于RCC施工,在结构设计上对纵向围堰及二期工程坝体作了相应的调整;在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上也进行了优化,这些都为RCC施工创造了条件。从已完成的纵向围堰RCC施工的效果来看,施工质量和进度是良好的,在二期工程中,通过隔河岩水库调蓄施工期导流流量,并采取全断面薄层连续铺筑的施工方式,可以省去上游RCC围堰,在后期直接利用坝体挡水发电,实现提前发电的目标。
    高坝洲水利枢纽的泄洪消能设计
    陈进
    1997, 28(9):  0-0. 
    摘要 ( 652 )   PDF (166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是在诸多方案比较和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经不断优化选定的。泄洪布置较好地顺应了原来的河势,满足了二期导流的要求。选定的消能工较好地解决了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和水位变幅大、运用工况复杂的消能问题。
    高坝洲水利枢纽电站厂房设计
    刘晓刚
    1997, 28(9):  0-0. 
    摘要 ( 613 )   PDF (137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电站厂房的设计布置,经研究分析和方案比较后,将厂房布置在河床的左岸,不仅有利于厂房附属建筑物的布置及今后的运行管理,而且可将厂房列入一期工程施工。选用河床式厂房布置型式和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可减少使工程量,缩短施工周期;还可利用围堰水头提前发电,做到早投资、早受益,第1台机组可在开工后的第3年发电;与隔河岩电站的联动效益明显。
    高坝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设计
    邓越胜 刘小宁 杨金平
    1997, 28(9):  0-0. 
    摘要 ( 714 )   PDF (130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江高坝洲通航建筑物是高坝洲水利枢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清江航运条件,发展清江航运,推动鄂西山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坝洲通航建筑物采用垂直升船机方案,且采用与大坝分离式布置,实现了分期实施的施工方案,主要论述了升船机的布置及其运行方式、通过能力。
    高坝洲水利枢纽金属结构设计
    李亚非 杨天清 史兵
    1997, 28(9):  0-0. 
    摘要 ( 696 )   PDF (95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电站金属结构设计主要有电站、泄洪、升船机等工程部位的各类闸门、拦污栅及其启闭机械。金属结构同水工一样分二期施工,第一期工程完成左岸电站厂房和深孔泄洪坝段的金属结构安装,以实现3年内围堰挡水第1台机组发电的目标,第二期工程完成右岸表孔泄洪建筑物及通航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安装,整个电站金属结构钢材用量(不含升船机部分)约为5886t,全部工程竣工的总工期为6年。
    高坝洲水电站机电设计
    高光华
    1997, 28(9):  0-0. 
    摘要 ( 635 )   PDF (92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电站为大(二)型电站,根据枢纽任务和运行特点,该电站要求设计成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电站,因此,除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选型设计,还就电气主接线方案、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以及通讯、消防等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高坝洲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选择和优化
    陆师敏 陈冬波
    1997, 28(9):  0-0. 
    摘要 ( 719 )   PDF (129KB)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轮机是水电站的核心设备,水轮机的性能优劣与水电站的建设费用、长远效益密切相关。根据电站条件、运用特点,对水轮机机型、单机容量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选择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高坝洲水电站水轮机从性能参数、能量指标、土建工程量、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深入,对高坝洲电站机组机型又作了优化设计。
    高坝洲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施工导流设计
    魏新柱 单俊方
    1997, 28(9):  0-0. 
    摘要 ( 711 )   PDF (182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利枢纽施工导流设计标准选用时,不仅考虑了长江水位顶托影响,还考虑了上游隔河岩调峰电站的运行方式改变了坝址处天然流量的实际情况。枯水时段施工导流建筑物设计标准选用的依据是可能的出库流量与隔—高区间流量相迭加,因而降低了一期低土石围堰的设计标准,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实践表明设计根据规范规定对上游水库提出的调蓄要求,对电站发电效益有所影响,由于在施工导流设计和工程建设过程中都由业主负责与有关方面进行协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高坝洲砂石混凝土系统若干问题研究与处理
    杨丹汉
    1997, 28(9):  0-0. 
    摘要 ( 636 )   PDF (103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高坝洲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及砂石料源特点,阐述了工程的砂石、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的设计方法,着重介绍了该系统工艺的独特之处———目前国内外较完整的天然骨料加工处理工艺及该工艺在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并就系统在工程实践中面临工程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坝洲水利枢纽下游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
    毛新仪
    1997, 28(9):  0-0. 
    摘要 ( 624 )   PDF (114KB) ( 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水利枢纽深孔和电厂联合泄流时,通航建筑物原布置方案下游航道口门区的回流范围、回流流速、纵向及横向流速均较大,不能满足通航要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导航堤堤头的布置形式,减小水流流入航道的角度,可有效地改善流态,减小回流范围和回流流速值;采用增大过水面积(降低河床高程)和减小口门区过流量(开槽分流)等措施可减小纵、横向流速值,其中以“开槽分流”方案较好,能使口门区的纵、横向流速值达到通航标准。
    高坝洲水利枢纽泄洪消能试验研究
    毛新仪 金宝芬
    1997, 28(9):  0-0. 
    摘要 ( 688 )   PDF (180KB)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枢纽属中水头水电工程、泄洪流量大、佛氏数低,下游水位有长江水位顶托与不顶托两种情况。为妥善解决消能防冲问题,经过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后确定表孔采用宽尾墩戽式池,深孔采用雷伯克齿坎消力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
    高坝洲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简介
    朱春芳 袁永源 汪小莲
    1997, 28(9):  0-0. 
    摘要 ( 720 )   PDF (179KB)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高坝洲水库淹没情况和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全规划包括农村移民安置、城镇迁建、企业复建、专业项目复建和投资概算几个方面。论述了高坝洲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特色,特别是引进土地质量系数和依赖系数对生产安置人口的计算进行修正的合理性。
    高坝洲水利枢纽坝基渗流控制
    周和清 杨启贵
    1997, 28(9):  0-0. 
    摘要 ( 668 )   PDF (130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坝洲坝址近岸山体在较大范围具备水库外漏的条件,坝基分布有古岩溶(岩溶角砾岩)和剪切带密集发育的泥质灰岩和白云岩。为防止水库危害性的外漏、降低坝基扬压力和防止泥化剪切带的渗流破坏,采用了分部位设置不同防渗标准的灌浆帷幕、坝基设置主排水及辅助排水等渗控措施。并对岩溶角砾岩和F20断层的灌浆帷幕进行了现场试验论证。